查看原文
其他

福建女娃6个月不会翻身,感冒后成“机器宝宝”,全身只有眼睛能动!万分幸运的是……

记者:陈坤 福建卫生报 2021-10-01

福建卫生报你和健康之间就差这一点→关注


“在社会各界、同事们的鼎力支持下,

脊髓性肌萎缩症(SMA)患儿

终于用上了 ‘神药’,

并顺利出院。”

近日,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

儿科胡君副主任医师在朋友圈感叹道。



胡君医生所说的“神药”,

指的是目前国内治疗脊髓性

肌肉萎缩症(SMA)的新药。

受益的患儿是

来自厦门患有SMA的

“机器宝宝”安安(化名),

据了解,这是福建省儿科首例

使用该药治疗SMA患儿。


此前,

因为没有治疗药物,

仅在福建协和医院确诊的

20多个SMA患儿,

还活着的不到10个!


胡君医生也呼吁,

希望更多的人关注和认识这种疾病。

让更多SMA患儿得到救治。


女婴患上罕见病,成了“机器宝宝”


安安是厦门人。6个月时,父母发现她跟正常孩子有些不同:安安的手脚没有力气,且一直都不会抬头、翻身。小家伙还经常感冒,动不动就发展成肺炎。隐隐不安的父母带着安安辗转多家医院,最终被诊断为SMA。


因为病情严重,安安9个月时就进了重症监护室,全身无力,能动的只有眼睛,不得不戴上了呼吸机、制氧机、吸痰器等维持生命成了一个“机器宝宝”。


安安成了“机器宝宝”



2018年5月,SMA被列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部门联合制定的《第一批罕见病目录》。近日,家人带着安安找到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儿科SMA诊疗团队的陈燕惠主任医师、胡君副主任医师等医护人员。


为了能让患儿尽快用上药,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儿科SMA诊疗团队向医院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委员会申请了“新技术、新项目”,并获得审批。


福建协和医院SMA团队为安安行鞘内注射药物


不久前,安安就用上了这支堪称“神药”的药物。第一次用药后,安安的双手就可以举起来,抓东西;双腿可以离开床铺,悠闲地晃动。





确诊20多个SMA患儿,还活着的不到10个


据了解,SMA由重到轻分为五型,婴儿型6个月内发病,约占全部SMA病例的45%,病情危重,无法坐或翻身,多于2岁内死于呼吸衰竭。该病在新生儿中发病率约为1/6000-1/10000。


得了这种病,就像孩子脖子上套了一圈绳子,慢慢收紧,医生所做的,相当于把手伸进绳圈帮助往外拉绳子,不让死亡勒紧脖子。这也让医生有种无力感。




胡君医生说,这5年里,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儿科SMA诊疗团队确诊了20多个SMA患儿。此前,他翻出这些患儿的资料,一个一个打电话询问,发现还活着的不到10个。多数患儿在2岁内死于呼吸衰竭。

短暂一生,也始终与痛苦相伴:因为没有治疗药物,大多数患儿只能采用姑息疗法,延缓症状。


福建协和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儿科SMA诊疗团队内心的希望是一点一点被点燃的。


去年4月,中国SMA诊治中心联盟在上海成立。在福建省内,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、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成为首批成员单位。这意味着SMA患儿能在这两家医院得到更规范的诊治。


为此,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儿科SMA诊疗团队还建立了SMA微信群,让病患及家属们互相交流经验。


去年2月,SMA治疗药物通过优先审批程序在中国获批上市。有了新药,就相当于有了切断绳子的刀。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儿科SMA诊疗团队感觉希望越来越大了。


胡君医生还记得一个14个月的女孩,出生之后几乎就住在医院。小姑娘笑起来很可爱。她的家庭条件一般,但父母救女心切,天天想方设法筹款,想让女儿撑到用上药的那天。前段时间,小姑娘由于胃食管返流,已经无法进食。▼


得知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通过了SMA新药治疗的“新技术、新项目”审批,小姑娘的爸爸找到协和医院儿科SMA诊疗团队,准备8月份接受治疗。


胡君医生说,目前,

国内使用新药治疗SMA的患儿已超70例,

效果显著,未见明显副反应。

他也呼吁,希望这种药物

早日纳入国家或地方医保药品目录,

让保障罕见病患儿用药真正成为现实。

他也希望有更多人关注这个疾病,

给这些孩子更多希望。


END


福建卫生报记者:陈坤

编辑:小枫


猜你喜欢

福建0新增!解除隔离1例

最新!新增确诊病例36例,其中本土30例,在这两个地方

福建一16岁男孩高考后被查出这个病!竟是儿童青少年健康的第三大“杀手”

一个GPS、一个镜子、一张板,看福建协和专家如何利用这些“神器”救命


齐心抗疫福建卫生报与你同在
点分享点点赞点在看




: .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,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,轻点两下取消在看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